
30
2022
-
11
吹瓶包材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与解决方案参考(一)
一、底部成型不饱满(凹脚)
症状:花瓣底部轮廓不理想,尤其是底角部分凹陷。尽管底部成型不饱满对灌装影响不大,但却影响瓶子的稳定性。
因素:
1、高压气不足所致。
2、底角所在区的温度不够。
3、高压吹时间太短(预吹时间太长) 。
4、预吹进气太晚。
5、底模排气孔堵塞。
解决方法;
1、检查高压进气是否达到28BAR以上。
2、检查模具侧面的高压过滤器是否畅通。
3、检查各路阀的工作情况,以保证拉伸在预吹和高压成型时定位准确。
4、检查预吹和高压吹控制元件,确保正确的设定值,且内部畅通。
5、保证预吹不要进气太晚,且时间不能太长。否则高压吹时间太短,模具内瓶子有效冷却时间不够。
6、确保底模内排气孔畅通。
7、升高底角所在区的加热百分比或增加灯管数量,使所在区温度升高。
8、根据瓶子实际情况(瓶子分区重量、薄厚)。减小较薄区所在的温度,使底角的料分布到这些区域。
二、瓶口膨胀(螺纹膨胀)
症状:螺纹区域膨胀,它起始瓶口传导到防气槽,天气热时更为严重。由于温度高,在吹瓶时便会发生,可听见高压气漏气时的爆破声。
因素:
1、炉子冷却水的温度太高。
2、炉子冷却水的流量不够。
3、炉子冷却板的位置不正确。
4、炉子通风不好。
5、炉子灯管架高低调整不好。
6、一区温度太高。
解决方法:
1、检查炉子冷却水的温度、流量。
2、调整冷却板的位置,使之能够对瓶口的螺纹区加以保护。(使冷却板离瓶胚前后为1.5mm,高于瓶胚支撑环平面为2mm。
3、可加大炉子吹风和抽风,降低环境温度。或将加热炉侧门打开,使空气对流加强,以便加热炉散热良好。
4、将低一区加热百分比或减少灯管数量。
5、冷却板设计不合理。
三、颈部弯曲(歪脖子)
症状:通常是颈部倾斜,向一边弯曲。瓶口螺纹下的凸环变形,与瓶体中心不垂直。这种瓶严重影响灌装和封盖。
因素:
1、机械原因引起。
2、模身温度太高。
3、模身流量不够。
4、模身两边温度不一致。
5、瓶子颈部积料太厚。
解决方法:
1、凸环在模具顶板的凹处夹持过紧,瓶胚的尺寸在其尚热时即须固定下来,它需有0.25mm的间隙。
2、检查模身流量(流量不足致使温度变高)、温度(冷却水温度或模温机温度)。模身两边流量不一致,致使两边温度不一。温度不一或太高,在瓶子出模具后定型时,因收缩量不一而产生歪颈。
3、吹嘴与模具不对中。
4、瓶子颈部积料太厚,升高所在区温度(升高所在区的加热百分比或增加灯管数量)。
四、底线发蓝(热瓶)
症状:沿底部切割线呈珠光条纹,次瓶子呈珠光条纹的区域比好瓶子的区域要薄些。
因素:
1、预吹压力太大。
2、延伸太慢。
3、预吹进气太早。
解决方法:
1、在预吹是瓶子过快的被吹涨(这往往是预吹电磁阀的毛病,在预吹时就有高压气漏进来)。
2、预吹气压力过大。
3、延伸气缸的控制压力不足,电磁阀脏污,控制阀密封圈磨损或线圈卷轴已断产生漏气。
4、延伸机械运动有阻力(延伸气缸密封件磨损或太脏,延伸导轨安装不正或线性轴承磨损)。
5、延伸气缸排气受阻(排气消音器堵塞或气路不畅)。
6、调整预吹进气角度。
五、底部破损
症状:底部积料过厚处常有一小段细微裂痕,而且总是经过浇点或与浇点临近。
因素:
1、机械原因。
2、瓶胚底部温度不够(尤其是模具底部较平的瓶形)。
解决方法:
1、检查拉伸杆与模底的间隙(间隙是:所使用瓶胚底厚的2/3)
2、检查延伸缓冲。
3、升高底部所在区的加热百分比,增加所在区的灯管数量(瓶胚底部温度偏低,在拉伸时,拉伸杆顶着它朝底部运行,底部就形成裂纹。但底部温度不能太高,太高则凸底)。
推荐新闻